期前收缩会造成严重后果吗?
许多患者通常是在体检做心电图时发现期前收缩(早搏),部分患者会引起紧张的情绪,尤其听说是室性期前收缩时,那么期前收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后果吗?这就需要我们对期前收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通常期前收缩常见于各种心脏病,例如室性期前收缩在心肌梗死、心肌病的患者中十分常见,但期前收缩发生在正常心脏者也并不罕见。单纯的期前收缩并不能说明您患有心脏病。绝大部分有期前收缩者程度不同地有一些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症状。发现期前收缩时不必惊慌,及时去医院检查,如果能排除心脏病,那么这种期前收缩我们通常称其为良性期前收缩。这种期前收缩可能与年龄的增长相关,也可能与您的生活习惯有关,如长期喝茶、喝咖啡、酗酒、大量抽烟等。及时改变您的这些不良习惯并注意休息,期前收缩可能自然会减少甚至消失。如果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、高血压等,应积极治疗原发病,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普萘洛尔、美西律、普罗帕酮等。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、忧虑所致的症状,应充分解除顾虑,也不需要用药。如果需要用药应咨询医生,根据您的症状以及期前收缩的类型而选择药物,另外是否需要用药还要根据客观指标,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是非常必要的,这样就更有助于了解您期前收缩的类型及一天下来发生的次数,如果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、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是需要引起您的重视的。在药物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。
(陈 峰)
什么是病理性期前收缩?
期前收缩(早搏)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,分为房性、交界性与室性三种。期前收缩可见于生理状态下与病理状态下,即健康人与患者均可有期前收缩,所以区分功能性与病理性期前收缩非常重要。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如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心肌病、心脏瓣膜病等,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电解质紊乱、尿毒症等其他脏器疾病,均可引起病理性期前收缩。患者使用心脏毒性药物,如洋地黄、奎尼丁、胺碘酮等,出现的期前收缩多为病理性。治疗病理性期前收缩主要应先处理原发病,纠正低钾血症。在此基础上如期前收缩仍然不能控制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。
文章评论